常有茶友問我關于老茶的問題,還有一些朋友問我現在逐漸開始收藏新的普洱茶是否已經太晚??梢钥隙ǖ恼f,現在收藏普洱茶是正當時,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普洱茶的合理倉儲方式近幾年才在真正專研的茶人中達成一些基本共識,從現在對存儲的了解來看,之前很多茶的存儲是存在缺陷的。當然這些共識目前仍然只流傳在少數藏茶人的范圍內,如果真正放到市場上,尤其和已經大量屯茶的茶友來交流,肯定會產生爭議。其實這也正常,也沒必要統(tǒng)一思想,畢竟把拉菲和雪碧混著喝也是一種品鑒,只要自己開心,沒必要爭論,大家各取所需就好了。
要想理解普洱茶存儲的方式,我們先來看看,什么是存放好的老茶。喝過很多湯色紅濃、口感順滑的老茶,應該說,相對于鎖喉,霉味的老茶來說,要好的多,但如果談到好的普洱老茶,這樣的標準仍然是不夠的。為什么?因為好的老茶應該能夠體現普洱茶的特質。其實很多綠茶長時間存放也會有漂亮的湯色和質感,但如果和好的普洱老茶比,那就是天壤之別了。為什么茗壽堂在普洱茶的品鑒當中會強調茶氣、體感、飽和度、層次感還有香氣的豐富性,因為這些是普洱茶的特質,離開這些參考點,我們就無法去評價一款老茶的價值。
大約在03年前后,一款叫88青的勐海拼配茶開始在廣東的茶友中流行,原因就在于這款茶和之前港倉概念存出來的茶有很大差異,雖然大家糊里糊涂的跟著港倉走了一段時間,畢竟好喝的東西是掩蓋不住,通過對這款茶的品鑒,很多人接受了干倉的概念,這也極大的影響了后面廣東倉的格局。但是這里面仍然有很多問題,干倉就一定優(yōu)于濕倉嗎?干倉和濕倉是否是倉儲的全部,還有什么關鍵的因素沒有發(fā)現?
現在看來,所謂的濕倉干倉之爭背后的核心問題是普洱茶轉化的本質究竟是什么。是外在的微生物發(fā)酵還是內在的酶促生化反應。這個問題我這里不詳談,大家只要想一下,為什么普洱茶被歸為黑茶這么顯而易見的謬誤會依然成為國家標準,寫在教科書里,自會明白這背后必有力量推動。如果普洱茶真的是微生物發(fā)酵茶,那就等于說普洱茶是七十年代發(fā)明的,之前沒有普洱茶。我不反對微生物發(fā)酵這種技術,一個產品發(fā)明出來自然有它的市場和受眾。但是如果有真正喜歡普洱茶,喜歡收藏古樹茶的朋友,我希望他一定要先搞清楚這個問題。
只有發(fā)現問題的本質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否則我們僅僅關注倉儲濕度是不夠的,后面很多大的倉儲為了強調干倉,使用很多極端的方式,反而造成對茶的負面影響,這就不一一列舉了。值得一提的是88青成為傳奇后也產生了很多問題,一個是假貨太多,真的太少,即使是真的,倉儲方式也有差異,不一定都好。而且現在價格那么高,不建議大家介入。
對普洱茶的品鑒能夠摸到門徑之后,我們就會對之前流傳甚廣的一個關于存茶的說法產生懷疑——存茶真的要通風嗎?其實,這本來應該成為常識,一個東西長時間通風,必然和空氣形成大量的分子交換,從而帶來不可逆的物質流失,還不僅是芳香物質。那為什么通風這個概念會影響那么多人呢?一方面這是當年港倉為了防止發(fā)霉提出的觀念,另一方面和當時人們對普洱茶的品鑒沒有找到方向有關。如果稍微用心的比較一下通風和密封倉存了一年的茶,不需要依靠復雜的品鑒方式,任何人喝上一口,都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所以普洱茶存儲的大方向應該是密封,當然還有一些細節(jié)問題,以后可以慢慢談。密封不僅轉化效果好,沒有物質流失,而且實際上也轉化的更快。如果我們要找老茶的時候,會發(fā)現一個問題,老茶基本沒有密封存放的,那是不是老茶都不能要了呢?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一個是看你對品鑒的要求,要求不同決定了接受范圍不同。還有一點是,有些老茶雖然沒有嚴格密封,但是存放時倉儲空間相對密封,而茶在倉儲空間所占的比例相對較大,這種茶也是不錯的。即使是香港倉也會有讓人驚艷的好茶出現。有時垛滿一間屋子的老茶當中,放在四周的茶品質下降很多,而中間的幾箱會有非常出色的表現,也是這個原因。因為外圍的茶幫助形成了一個相對密封的環(huán)境。不過總的來說,好茶還是不太容易碰到。
上面談的是倉儲,當然原料和工藝也十分重要,在工藝沒有欠缺的情況下,原料成為關注的核心問題。有的人現在在收藏大廠的臺地茶,這各有所愛,沒有必要反對。但是他進而告訴我這是因為那些傳世的老茶當年也是臺地茶,這就是不懂歷史了。從目前的資料來看,六十年代末之前,無論是號級還是大廠印記茶,原料都是古樹。七十年代中期,臺地茶開始出現,但只是輔助原料。八十年代初期臺地茶量開始增加,但是這個時候的臺地往往是群體種實生苗。真正無性系的扦插繁育大量上市是在八十年代后期和九十年代。而差不多九十年代末,無性系臺地茶才成為絕對主力,或者說大廠開始使用“純料臺地”。結論是什么,我不說,大家自己思考吧。你用現在的大廠茶去對應號級茶,紅藍印,認為存了多年后就是那樣,可能有點危險,因為不是一個東西。
如果不是跟風投資炒概念的話,收藏我當然推薦古樹,實際上無論新茶老茶,茗壽堂也只做古樹。關于古樹和臺地茶的差異,會有文章詳談。由于古樹這個概念的興起并不是很久,在加上前面談到的倉儲問題,這也決定了能進入茗壽堂藏品系列的老茶少之又少。即使有些達到一般標準的古樹老茶,如果不能在某個方面打動我,還是會排除在外,留下的是那些讓你喝過一次,記憶一輩子的老茶。
有的人問選購老茶的建議。如果是號級印級,就不談了,真正對的東西很少,價格太高,如果抱著撿漏的心態(tài),肯定是打眼的結果。就純古樹料來說,存期在十幾二十幾年的茶品還是有的,但較難碰到,這個時候倉儲狀態(tài)就很關鍵。相對來說存期在七八年到十來年這樣的古樹還是可以碰到,同時因為倉儲時間較短,如果在相對密封的環(huán)境,有些也還可用。
如果說有什么最重要的建議,那就是先學會品茶,培養(yǎng)我們細膩的感知。我常說,常識加上細膩的品鑒,就是最好的法寶,至于故事、價格、包裝、不妨一聽,不妨一看,不要太當真就好。
選自“茗壽堂”微信平臺
微信公眾號:puersir;
茶中網:m.jcbat.com
普洱茶知識交流請?zhí)砑觽€人微信號:chanchadashi
古樹茶,普洱茶,紅茶,白茶等購買請關注陳老師微信,或點擊囤茶優(yōu)選商城進入購買。國家級制茶工程師,國家一級評茶師-陳財嚴選推薦。
一鍵關注陳老師微信號:435121